蠐螬、地老虎、金針蟲等地下害蟲正在活躍取食,嚴(yán)重危害草坪、花卉、綠籬、苗木等園林植物的根系,導(dǎo)致花木長勢衰弱或草坪連片枯黃死亡。
地下害蟲分布廣泛,危害隱蔽、寄主廣,種類多,我國已知的地下害蟲高達(dá)320余種,主要包括蠐螬、金針蟲、螻蛄、地老虎、根蚜、根蛆、根葉甲、蟋蟀、白蟻等10多類,其中園林常見多發(fā)的有蠐螬、螻蛄、地老虎、金針蟲等四大類。
蠐 螬
金龜子類幼蟲的統(tǒng)稱,危害草坪、花木的根、莖,輕者根莖部分被咬食,影響植株生長;重者將根莖皮層吃光或環(huán)食土表下的主莖皮層,使植株死亡。4-9月份危害,尤以6月下旬至7月上旬、8月中旬至9月上旬危害最重。尤其陰雨連綿的天氣,危害猖獗。冬季低溫和夏季高溫蠐螬在深土層越冬和越夏。
地老虎
地老虎俗稱地蠶、切根蟲,多群集于葉片和莖上,危害極大,可使草坪和苗圃成片空禿。白天潛伏于土表,夜間出土危害,咬斷幼苗根莖或咬食未出土的幼苗。食性雜,不但危害花卉苗木,還大量危害農(nóng)作物。危害初期為3月中下旬,危害盛期為6月下旬至7月中旬,7月中旬出現(xiàn)新一代幼蟲,成蟲通常晝伏夜出,幼蟲取食草的下部。
螻蛄
螻蛄以成蟲和若蟲在土壤中開掘隧道,拱出條條隧道,所過之處,根莖全被切斷,咬食幼苗根和莖,使幼苗干枯死亡。食性雜,能危害多種園林植物。 3月下旬至4月上旬,隨著地溫升高,螻蛄開始活動, 8月底至10月初,又是一個危害高峰,多在表土層或地下活動,特別是在高溫、高濕、悶熱、雨后的夜晚活動最頻繁。
金針蟲
食性雜,可危害多種植物,主要咬食植株的根、嫩莖和剛發(fā)芽的種子,多在草坪和苗圃作物上造成危害。在草坪上的危害主要為取食草根和蛀入地下肉質(zhì)莖,使根部逐步受損,形成斑塊,造成枯萎斑,以致草坪草死亡。金針蟲有隨土壤溫度垂直活動的習(xí)性,土溫7~20度是金針蟲適合的溫度范圍,此時金針蟲最為活躍。
地下害蟲的有效防治
1、噴藥快速殺蟲:“全貫旺或蠻功”25毫升兌水15公斤,噴淋根部后再澆水淋溶,使藥劑向下滲透到蟲害活動的土層,約地下10-20厘米為宜,殺蟲迅速,擊倒能力強(qiáng),一次使用大小害蟲全殺滅。
2、長效環(huán)保殺蟲:使用藥肥一體化的“琳海施從安”或“琳海地泰”,直接撒施于草坪及樹木根際附近的土壤,撒后及時澆水淋溶,能長效防控各類地下害蟲危害。
琳海施從安和琳海地泰為藥肥顆粒,殺蟲同時補(bǔ)充營養(yǎng),長效作用,全面殺蟲,給草坪和花木持續(xù)供給養(yǎng)分,提高植物長勢和抗逆性;顆粒劑型施用方便,環(huán)保無異味,適合于高爾夫球場、城市園林、社區(qū)等人員活動場所,高效安全!
文章來自于 高爾夫和園林植保高工效服務(wù)平臺